单位竞业禁止协议上写的是离职后两年内不允许在任何行业工作,或者获取报酬,请问是否合法?律师解答:不合法,对劳动者不产生法律禁止效力:一、竞业限制的立法本意是保护单位的商业秘密从而对原单位的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进行的竞业限制,但这种限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1、竞业限制的人员应该是法律规定的两高一密人员,不得随意扩大限制人员2、竞业限制时间有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期限3、竞业限制单位需要向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4、竞业限制的范围必须明确,不得随意限制、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权与择业权。
陹1、违反竞业禁止的法律后果
违反竞业禁止的后果视情况而定:1、如果是企业违反,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2、如果是公司股东违反竞业禁止,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竞业禁止是法定义务,不能约定解除。而竞业限制是约定义务,企业违反竞业协议承诺未支付补偿,劳动者经催告后仍不付补偿,此时劳动者可以行使对竞业限制协议的合同解除权,免除相应的竞业限制义务。单位提前1个月通知可以放弃竞业限制。
另外,公司股东就竞业限制约定违约金,公司股东存在违反约定的情形,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支付相应的违约金。竞业禁止是指对与特定营业具有特定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定人员所为的竞争性特定行为的禁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竞业限制法律规定
竞业限制法律规定如下: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3、竞业竞争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竞业限制的实施客观上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进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存权,故其存在仅能以协议的方式确立。比如,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尽管用人单位因此支付一定的代价,但一般而言,该代价不能完全弥补劳动者因就业限制而遭受的损失。因此,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强调约定的同时对竞业限制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限制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