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劳动合同如何履行劳动合同履行地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实际履行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地域位置,而用人单位注册地则指用人单位进行工商税务登记管辖地。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存在差异,并且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实务中导致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情形主要有:1.劳动者实际在某公司的外地分支机构如分公司工作,但其劳动合同却是与总公司签订的。
2.在同一个省市内工作地点不同。例如某公司注册地在江苏苏州市,某员工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却被派往在江苏淮安市公司办事处工作。上述情形中,由于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实际注册地的不同,将会产生以下问题:1.劳动合同标准确定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最低劳动报酬标准、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差距。
陹1、销售人员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法律分析:销售人员劳动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的办法是根据劳动者工作地点除了用人单位注册登记的地点,还有法人的住所地。同时您在签署相关劳动合同时应该注意到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合法性。如果发现劳动合同履行地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有多个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由最先受理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案件受理后,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发生变化的,不改变争议仲裁的管辖。
2、服务合同履行地的确定
法律主观:一、合同履行地怎么以确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采用送货方式的,以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货地为合同履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买卖合同的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1、财产显形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2、丧失商业信誉;3、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4、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中,该特定物丧失;5、其他情形。(二)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