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判决书超出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哪条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越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没有直接规定法院的判决不能超过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是规定超出诉讼请求作出判决是错误的,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超出诉讼请求:诉讼请求的概念在外国民事诉讼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表示法院判决不能超出诉讼请求,超出诉讼请求判决的法律后果如果法院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决,就会导致再审。
1、一审判决 超出诉讼请求,二审法院是应当裁定发回审呢,还是可以直接改判…
超过一审诉讼请求的判决,可以发回重审或者查明事实后改判。注意,直接改判是适用法律错误但事实清楚的情况。超出诉讼请求无法确定,所以无法直接修正判决。如果修改判决,将进行新的审判。只有程序上有问题的,才必须发回重审。其他情况,二审法院审理后可以查明并改判。两个都可以。不存在法律障碍。但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是发回重审,因为这是违法的。但不排除直接审判,取决于法院的判决。
实践中,法院审理后直接改判。发回重审。如果上诉人没有新的证据,改判的机会不大。法律分析二审程序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保证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民事诉讼法关于第二审程序的所有规定,都是针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因此,二审程序是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也称为上诉审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上诉案件后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局的,当事人不得上诉。
2、判决标的大于诉讼请求标的可以吗
法律分析:判决的标的物大于诉讼请求的标的物是不允许的。如果判决是一审法院作出的,可以上诉,二审法院可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如果判决生效,可以申请再审,通过再审程序纠正判决中的错误。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属于程序违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超出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法律的主体性: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内容有争议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当事人最好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审查调解协议,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八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
第二十九条调解协议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争议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和当事人的责任;(三)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调解协议自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盖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第三十条口头调解协议自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4、民事判决能不能超过原告诉讼请求
5、法院判决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违反了辩论原则吗
违反了纪律原则。1.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自由支配和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2.处罚原则还体现在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法院只能审理和判断当事人的请求范围。辩论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的适用,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争论,从而影响法院的判决。
6、民事诉讼法哪一条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没有直接规定法院的判决不能超过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但是规定超出诉讼请求作出判决是错误的,你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表示法院判决不能超出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生效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过诉讼请求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根据该法第199条的规定,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的前提是当事人认为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有错误。
首先,从法院的角度来看,法院是一个中央裁判机构。对于民事案件,法院应坚持“不诉不理”的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能对当事人的纠纷做出判决,法院不能主动介入当事人的纠纷。在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法院只能对当事人在起诉状中提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对当事人未提出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审理或判决。
7、超出仲裁范围的诉讼请求如何处理
法律主体性:内容包括:(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二)原告的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三)证据及其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四)法院名称,起诉年、月、日,检察官签名或盖章。法律客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提供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二)决定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司法公正的证据;(六)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的。
8、 超出诉讼请求判决的法律后果
如果法院超出诉讼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决,就会导致再审。在民事诉讼中贯彻“不诉不理”原则,是尊重当事人自主处分行为的重要体现。按照“不起诉不关注”的原则,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案件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判决,不能随意变更。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启动诉讼程序。当事人可以放弃诉讼权利不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在提起诉讼后申请撤诉。
法院审理民事纠纷的范围,即诉讼内容和诉讼标的由当事人决定,法院无权变更或撤销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案件,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诉讼请求进行审理,不得主动审理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部分。如果法院超出了对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决,就会导致再审。在民事诉讼中贯彻“不诉不理”原则,是尊重当事人自主处分行为的重要体现。按照“不起诉不关注”的原则,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案件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和判决,不能随意变更。
9、 超出诉讼请求的认定
法律分析:诉讼请求的概念在外国民事诉讼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诉讼请求是向法院提出的要求作出判决的请求(当事人希望法院据此确认、给付并形成这些具体判决)。狭义的请求权仅指原告向被告主张的法益。民事诉讼中的请求权:指原告通过被告人民法院向被告主张实体权利。
10、上诉请求不能超出一审诉讼请求
上诉期届满后可以增加上诉请求吗?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探讨实践中法院对上诉人在上诉期届满后增加上诉请求的处理意见。一、上诉人增加上诉请求的三类情形1。超出一审上诉范围,因不服一审裁判的说理部分,当事人在一审诉讼请求之外增加上诉请求,以对抗一审裁判的说理。根据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二审法院应当围绕一审的请求审理案件。
当然,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对方同意诉讼并进行抗辩,二审法院可以开始审理。但该条限于篇幅,不予讨论,因为还涉及到审判层面的双方利益,减轻诉讼负担,发挥司法利益和诉讼作用,2.在提交上诉时,省略了法律规定的15天上诉期,这对于复杂、疑难的案件来说往往比较紧张。尤其是当事人准备换律师提起上诉的时候,15天更是紧迫。